(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4日,光莆股份公告称,近日与普利特控股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在新一代电池上导入复合铜箔/铝箔。三孚新科此前发布定增计划,拟募集资金投向复合铜箔高端成套装备制造项目。作为锂电池领域一项技术创新,以复合铜箔为代表的复合集流体应用近期提速。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技术更趋成熟、下游市场逐步打开,2023年有望成为产业爆发元年。材料厂商加速布局与传统铜箔等集流体相比,复合集流体采用“三明治”结构,即在PET、PP或PI基层膜材两侧通过真空沉积、电镀等方式“贴上”厚约1微米的铜材,不仅具备轻量化优点,且在发生短路时更易被熔断,在电池受损时会快速熔化从而阻断电流,避免电芯燃烧,有效提升安全性。今年3月,广汽埃安发布的弹匣电池2.0即采用复合集流体材料。6月,宁德时代宣布,搭载麒麟电池的极氪001已完成交付,该电池使用的NP2.0技术主要依靠复合集流体实现。终端市场逐步完成验证,材料厂商加速布局。6月20日,双星新材公告称,于2022年12月完成首条PET复合铜箔设备安装,产品经客户反复测试验证,并于近日获得首张订单。公司近日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首条量产线运行正常,后续产线正加紧安装中,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6月29日,万顺新材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广东万顺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超薄铜膜项目已多次送样下游客户,复合铜箔产品经客户测试验证,于近日获得客户首张复合铜箔产品订单。此外,英联股份表示,计划2023年投资10条复合铜箔和1条复合铝箔生产线,建成达产后产能可达复合铜箔5000万平方米、复合铝箔1000万平方米。中信建投证券预计,到2025年锂电池中复合集流体综合渗透率将达到18.8%。设备厂商逐步放量当前,复合铜箔生产主要采用“磁控溅射+水电镀”两步法技术路线,具有较深技术积累的设备厂商已逐步打开销量。华创证券预计,2025年相关设备市场空间将超百亿元。以复合集流体设备龙头东威科技为例,新能源领域设备在公司上半年营收中占比大幅提升,达到40%左右。公司已与超20家客户签订复合铜箔电镀设备销售合同,单台设备价格超过1000万元。另外,东威科技在去年底成功出货首台真空磁控溅射双面镀铜设备,与后道水电镀设备形成衔接,通过一体化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先导智能在8月初表示,已推出复合集流体创新制造方案,相关设备已获得客户订单,并得到客户高度认可。据悉,先导智能同样采用“磁控溅射+水电镀”方案。复合铝箔生产方面,公司的高真空蒸发镀膜机设备采用自研双蒸发源结构,双面送丝、双倍蒸发量,搭配采用特殊涂层工艺和静电结构的冷辊,实现了镀膜面密度和面均匀性大幅提升,铝丝利用率大于60%。同时,部分设备厂商尝试复合铜箔“一步法”生产。道森股份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的真空镀膜设备可在一个腔体内完成镀膜,没有水电镀环节,无需进行干湿法切换,无相关环保问题,可以避免干湿法切换对良率的影响。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当前,复合集流体接受度越来越高,但生产技术存在“路线之争”,面临不确定性,主要集中在基材选择。从基材的选择看,PI虽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性强等优势,但成本较高。而PET材料工艺进展较快,高分子层表面附着力、材料耐高温性以及材料机械强度优于PP材料,但在锂电池应用中存在降解问题。市场一度传出PET路线已被多家电池厂商放弃。“存在降解问题并不意味着PET路线彻底被否,PET复合铜箔有其他使用路径,且存在更改电解液配方等应对手段。”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值得关注的是,双星新材就明确表示采用PET复合铜箔。PP材料作为基材存在脱落等问题。“PP样品已开始给长三角区域电芯厂家及整车厂送样,但性能仍需改进,目前在修改工艺参数,提升结合力和稳定性。”元琛科技董秘蒯贇日前在接受调研时表示。